“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红碑村与川音美院的双向奔赴
一座桥,连接了资阳临空经济区临江镇红碑村与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音美院),也开启了红碑村的三年“蝶变”之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庄到如今的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一切都源自于2021年的美丽“邂逅”。
2021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川音美院确定搬迁至资阳临空经济区。一所学校,一个村庄,从此开始“以校带村、以村美校”的双向奔赴。
黛瓦白墙、飞檐斜顶,红碑村里高低错落、风格一致的建筑群点缀在青山之间。乡村小道旁青草郁郁、树木葱茏,微风拂面,送来清脆的啾啾鸟鸣,别有一番清隽味道。再走近些,可以观察到路旁开设的特色餐吧、民宿、户外拓展基地,这些休闲配套设施也保留了原有民居的味道,用以满足川音美院师生休闲娱乐写生需要……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铺开。
“房屋的外观、屋顶都改造了,统一了建筑风格,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种植了花草,整个村子的环境得到了提升,看起来比以前更美观了。”红碑村村民李文菊和记者说,房子“从旧变新”,环境也更加整洁,住在村里,村民感觉更幸福了。
近年来,红碑村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项目,“保”与“改”正是川音美院和镇上为村子“量身打造”的改造思路。
据临江镇副镇长、红碑村罗志军介绍,改造思路中,既要保留乡村原有风貌,又要变旧为新,充分的利用山、河、桥、屋、林、田、粮、民八大核心要素,按照“艺+园”“艺+村”“艺+居”的“三带四区四园”空间格局,实施5大类、12个大项、50个具体项目。“项目主要是对原有住宅进行外立面改造,考虑川西民居风格与美院建筑风格做改造。”
目前,红碑村村民房子改建与美丽庭院打造项目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绿植护坡、花草护田埂等绿色生态景观的打造,建成后,将为川音美院师生提供更多休闲娱乐去处。
“川音美院的到来,给红碑村带来了新机遇。它不仅需要村庄供应蔬菜等重要农产品,也需要一块可供学生写生、创作的实践基地。”罗志军说,预计到2025年川音美院师生总数将突破6000人,消费市场和发展要素将成为红碑村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以高校赋能乡村振兴的设想早见端倪。”罗志军表示,川音美院迎来首批新生前就与红碑村签署了合作协议,重点便是建设绿色农产品保供基地、春季油菜花季写生基地。
为了更好地服务川音美院,红碑村充分的发挥村集体经济的主体作用,探索“集体经济+职业经理人+社会资本+农户”的共营机制,激活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在服务川音美院需求的基础上,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李成胜原本是村里的种植大户,种植经验比较丰富,如今他负责村里集体经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销售。“为了种出师生们喜欢吃的蔬菜、喜欢看的油菜,我们从省农科院先后带回20余个蔬菜新品种试种。实验证明,新品种花菜、莴笋等都很受学生欢迎,为此我们制定了蔬菜种植技术规范,并定期举行现场培训。”李成胜和记者说,当前,红碑村集体经济流转了1500余亩土地种植农经作物。村民以土地入股,除了获得每亩1200元流转费外,还可以在集体经济园区务工,参与今后的集体经济分红。
5月22日中午,红碑村的原野餐吧就已经有客人打电话预定晚餐了,餐吧服务员把桌布、花瓶等装饰物摆好后,将写有“预订”的牌子放在桌子上。
“自从川音美院成为红碑村‘邻居’后,村里是越来越热闹了!”餐吧老板感慨道,“村庄在大学旁,学生是比较有潜力的花钱的那群人,加上红碑村整体进行了打造,除了学生外,很多城里人也喜欢来这边郊游踏青。营业到现在,餐吧的收益十分好。现在村上还开设有民宿、农家乐、康养基地等,生意都还不错。”
“要打造山水美院后花园,建设和美宜居新红碑。”罗志军表示,下一步,红碑村将抓好人居环境、耕地保护、粮经统筹、农民增收等重点工作,推动“最美乡村”与“最美美院”协调发展,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格局,打造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典范。
目前,红碑村已依托川音美院发展起餐饮民宿、农耕体验、美术写生、艺术培训等业态。每逢周末、节假日便会吸引众多学生、市民、游客前来游玩“打卡”。不少川音美院的学生也表示,依山傍水、瓜果飘香的小村庄是最适合寻找灵感、绘画写生的好地方。
据了解,红碑村作为资阳市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典型,2022年被评为四川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预计今年村集体经济可实现总收入20余万元。